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随念僧之功德

    便成神通,除眾乱想,逮沙门果,自致涅槃。   (增壹阿,卷11,三宝品,第二十一,一)   有三自归之德。云何为三?所谓归佛第一之德。归法第二之德。归僧第三之德。.....   云何名为自归...之类,眾生之中,如来眾僧於此眾中,最尊,最上,无能及者。是谓承事第一之德,以获第一之德。便受天上,人中之福,此名第一之德。   (增壹阿,卷48,礼三宝品,第五十,三)   世尊告诸比丘:若善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885064.html
  • 涅槃之研究

    其他众生也有相同的苦迫,而发起精进心,培养解除他人苦的能力。这和菩萨道并不冲突,重要的是不忘失菩提心。佛陀又赞叹涅槃法为最上,如《增壹阿》中记载:   云何名为自归法者,所谓诸法,有漏、无漏、有为...。   垸T/02 No.99《杂阿》卷41,p0298b。   垶T/01 No.01《长阿》卷8,p0050b。   垿T/02 No.125《增壹阿》卷12,p0602a。 ...

    释性仪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250193.html
  • 从神通、轮回、因果来看佛法世界的真实性问题

    。《增壹阿》卷三十云:  若复比丘意欲求四神足,彼亦当戒德具足。……若复比丘欲求天耳,……当念戒德具足。……若复比丘意欲求知众生心意……当念戒德具足……若复比丘意欲求自忆宿世无数劫事……当念戒德具...佛教所建构的世界图像中,神通的获得与使用,被认为是由修行中开发出来自身真实的能力,是修行境界的一种表征。早期的佛教经典四阿中,有不少关于神通的记载。《杂阿》卷十八中云:  是故比丘,禅思得神通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3062488.html
  • 无情有性与生态伦理——(佛教与自然生态)之现代意义

    ”。《增壹阿》云:“佛世尊皆出人间,非由天而得也。”  正是循著「人间佛教”重视人间,关注人间之精神,我们才更多的去关心自然、关注生态危机。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、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自身的关系,共同...

    王小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166644.html
  • 《四阿》的佛学价值

    译文,录为一卷,附在目录之后,今已佚失。   《增壹阿》也是在道安主持下翻译的。前秦建元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由兜勒僧昙摩难提诵出,竺佛念翻译,昙嵩笔受,共四十一卷。分上下两部。上部二十六卷,全无遗失,...记集》及《高僧传·僧伽提婆传》皆未言僧伽提婆译《增壹阿》事,某些大藏经也标明昙摩难提译。   《长阿》于后秦弘始十四年至十五年(412~413)宾沙门佛陀耶舍诵出,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为汉文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154463.html
  • 佛随念的正思惟

    分别故名薄伽梵。观无常而无相解脱,观苦而无愿无作解脱,观无我而空解脱。‘薄伽’指‘过’的意思,‘梵’指‘有’,即不在三有中。   汉传经文   在[增壹阿]里佛言:「若有比丘,正身正意,结跏趺坐...涅盘。」([增壹阿]卷第二广演品第三 )   注: ①十力: ㈠ 知觉处非处智力.㈡ 知三世业报智力.㈢ 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。㈣ 知诸根胜劣智力.㈤ 知种种解智力(知解).㈥ 知种种界智力(境界)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484645.html
  • 从四圣谛四弘誓愿

    第五十四?阿梨咤经第九》)、「诸有比丘、比丘尼修四神足,多广演其义。」(《增壹阿》卷第十八)、「我等常所说法,所谓四谛,以无数方便而观察此法,分别其义,广与人演。」(《增壹阿》卷第十九)。  ...增壹阿》卷第四)、「复有四法,谓四思惟:少思惟、广思惟、无量思惟、无所有思惟。」(《长阿》卷第八)、「慈心广大,无二无量,无有结恨,遍满世间。」(《长阿》卷第八)等。  佛陀不但一再勉励弟子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5941120.html
  • 佛法对神通的中道观

    287a~c。或见《增壹阿》卷18,《大正藏》第2册,页639a~641a。)  《增壹阿》卷二十三中,亦记述有四个修得五神通的外道梵志;四人知道自己寿命将尽,伺命使者将来抓他们,于是他们一人躲在...《地藏经》中,世尊这样嘱咐地藏菩萨:“现在未来天人众,吾今殷勤付嘱汝,以大神通方便度,勿令堕在诸恶趣”,中的光母女也是在罗汉神通的帮助下才知道母亲堕在恶趣的。  《增壹阿》卷二十九中叙述   ...

    圣住 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2556002.html
  • 访厚观院长谈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

    人间佛教思想,引用了哪些经论?只有《增壹阿》中的: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。”这一句吗?   答:大家熟知的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”,这是出自《增壹阿》没错!这一句主要是说成佛是在人间成佛,是要表达不鬼化及神化。而导师心目中的“人间佛教”除了强调“人间”之外,还特别强调&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851766.html
  • 从法身到三十二相的佛身研究

    形象。   参考书目   一、 原典   (一)阿经类   1. 《增壹阿》,《大正藏》第二册。   2. 《杂阿》,《大正藏》第二册。   3. 《相应部》<...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[1] 见《增壹阿》,T...

    大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880117.html